1D3266
1D3266
控制单元、手动、自动显示操作单元等构成。其功能主要有6种,即数据采集功能、DDC控制功能、顺序控制功能、信号报警功能、打印报表功能、数据通信功能。
智能调节器是一种数字化的过程控制仪表,其外表类似于一般的盘装仪表。智能调节器不仅可接受4~20mA,DC电流信号输入的设定值,还具有异步通信接口RS-422/485、RS-232等,可与上位机连成主从式通信网络,接受上位机下传的控制参数,并上报各种过程参数。
集中操作监控级(面向操作员和系统工程师)功能主要是以操作监视为主要任务,兼有部分管理功能。配备计算机及外设,以及相应软件,对生产过程实行高级控制策略、故障诊断、质量评估。
其组成如下: 监控计算机
显示工作站主要由键盘、CRT显示器和打印机构成,是实现和操作员以及工程师有关的系统的功能:操作员在运转整个系统时必要的操作功能,工程师为了进行系统的生成和维护时必要的工程师功能。
综合信息管理级的功能是实现整个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主要由管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系统、工厂自动化服务系统组成,应用了MIS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又称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在系统功能方面,DCS和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区别不大,但在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上却完全不同。
首先,DCS的骨架——系统网络,它是DCS的基础和核心。由于网络对于DCS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厂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DCS的系统网络来说,它必须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即在确定的时间限度内完成信息的传送。这里所说的“确定”的时间限度,是指在无论何种情况下,信息传送都能在这个时间限度内完成,而这个时间限度则是根据被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的。因此,衡量系统网络性能的指标并不是网络的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每秒比特数(bps),而是系统网络的实时性,即能在多长的时间内确保所需信息的传输完成。系统网络还必须非常可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网络通信都不能中断,因此多数厂家的DCS均采用双总线、环形或双重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为了满足系统扩充性的要求,系统网络上可接入的最大节点数量应比实际使用的节点数量大若干倍。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网络运行于较轻的通信负荷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节点的上网和下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操作员站,这样,网络重构会经常进行,而这种操作绝对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系统网络应该具有很强在线网络重构功能。
其次,这是一种完全对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OS)功能的网络节点。一般一套DCS中要设置现场I/O控制站,用以分担整个系统的I/O和控制功能。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一个站点失效造成整个系统的失效,提高系统可靠性,也可以使各站点分担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或operator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