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整体大尺寸TFT LCD产业因2007、2008年液晶面板业者扩建新厂动作趋缓,而液晶显示终端产品的总需求逐年扩张,让液晶面板业者2008年仍可享有相当亮丽的获利前景,但因面板厂的8代线以上产能将陆续开出,且面板业者间的合作与采购关系也出现变化,让2009年起面板供过于求的疑虑高涨外,诸如夏普 (Sharp)等业者的面板销售战略改变,也让市场对后续台面板厂的电视面板销售接单状况,有更多的不确定疑虑出现。
继夏普与Sony宣布将携手投入10代面板产线兴建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友达、奇美电子等也陆续跟进,表明将投入10代甚至以上产线建置规画。除此之外,2009年起包括友达、奇美电子、IPS Alpha等面板厂8代线将同时间开始量产,由于短期间内市场多出相当多的新面板产能,也让2009年面板出现供过于求的疑虑走高。
此外,夏普面板新产能开出后,由于短期内自家品牌无力全数去化面板产能,也让夏普开始积极对外寻求合作伙伴,除与Sony共同合资投入面板10代线的建置外,原本全数向台厂采购面板的三洋电机(Sanyo Electric)日前已表示,将开始向夏普采购TFT LCD面板,以供应北美液晶电视市场。
除三洋电机外,包括原本向友达、奇美电子与IPS Alpha采购面板的东芝(Toshiba),与先锋(Pioneer)也都相继表态,表示将采用夏普的TFT LCD面板。
再者,飞利浦(Philips)与LG Display渐行渐远,且对薄型电视市场意兴阑珊,也让LG Display不得不寻求其它电视品牌终端及同业的支持,除与大陆电视品牌厂创维互有投资关系,加强与瑞轩等电视品牌厂家的合作外,也持续呼吁三星电子向其采购面板,而日前市场也传出,最快三星电子在2009年起可开始向LG Display采购面板相关产品。
经由面板厂的次世代产能陆续开出,加上全球面板采购关系的转变,虽然台面板厂对此多显得老神在在,且认为与客户合作关系长久深远,即便客户新增加面板供应伙伴,但市场需求总量持续成长,因此对台面板厂的影响性仍不高,加上面板标准化程度高,因此单一电视客户需求多家面板供货商也属合理。但无论如何,50吋等级以上电视市场由于价格较高,预估短期内仍是品牌大厂的天下,且目前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前5大品牌业者三星电子、Sony、夏普、乐金电子与飞利浦等,已拿下总市场6成以上占有率,而当品牌大厂自家的面板产能大举扩增,且又交互合作之后,缺乏强而有力品牌支持,以专业面板供货商定位自居的台厂如何及早对应,成当务之急。而统合面板厂说法,台面板厂可因应方法,归纳如下。
一、 神风战略 拼死紧抓三星 Sony
过去CRT电视发展成熟后期,一线品牌大厂的市场占有率约落在15%上下,以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1亿台左右规模,三星电子将朝1,800万台出货目标迈进,Sony日前希望2008年能够出货1,500万~1,800万台,而后改口以超越三星电子为目标,在2大品牌业者已拿下全球电视市场3成市占比例的情况下,无论各方采购合作如何转变,对台面板厂而言,誓死也得紧抓住此2家业者的订单不放。
过去三星电子对台采购电视面板的比重,约占总需求量近4成,面板厂指出Sony对台采购量也有4~5成的比重,2家都是友达与奇美电子的重要客户,其中友达仰赖三星电子尤深。
因此今日Sony琵琶别抱,转与夏普合资10代线,三星电子为去化次世代面板产线产能,与夏普正面冲突同样难免,而对台厂而言,如何寻找产品互补性,见缝插针,同时辅以更优质、更具成本竞争力的产品争取订单,为台面板厂得持续耕耘,不能放弃的首要任务。
二. 焦土战略 新一轮淘汰赛为必要之恶
次世代产线建置时间需要18个月以上,8代线及以上产线投资额又高达新台币千亿元以上,让面板厂的高阶经理人除得如履薄冰,有筹资找钱的本领外,某方面来说也得充当算命仙,而且还是个不能出错的铁口直断半仙。
面板需求量究竟多大?面板厂通常会规划美丽的远景,认为面板发展迄今不过10年时间,后续需求成长潜力仍大,除现有大尺寸面板的3大应用产品外,经由创新应用与新市场的开拓,将可带动面板需求持续翻扬,面板的应用无远弗届。
除远景外,现实面由于终端显示产品价格快速走滑,加上价格1月数变,供需变化快速等因素,让单纯仅有终端产品的业者已无法对应快速崩跌的售价,获利难度也同时增加等,都是让大型终端业者不得不加码或跨足上游面板产业投资的原因。
也因此,面对8代线新一波的战局与赛事在2009年起跑,对台面板厂而言,若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游说新进业者放弃扩产念头,转以合作、策略联盟方式进行,并将品牌厂家的订单纳入口袋当然为最上策,若无法,如何让竞争者知难而退,透过价格、品牌、销售策略等运用迫使竞争者退出赛局,则为必要之恶,不过,如此一番苦战当然在所难免。
三 、怀柔战略 扶植二线电视品牌业者坐大
观察ICT产品、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多数产品具有前5大品牌厂囊括5~6成市场占有率的共同现象,而虽然一线品牌厂家的占有率颇高,但不表示二线品牌业者没有翻身的机会,面板厂将拥有的人力资源作最有效的分配与运用,广结善缘,善待并扶植有能力坐大的二线品牌厂家,也不失为好的对应策略。
当然,对面板厂来说,二线品牌业者也非来者不拒,有钱、有人才、有潜力,绝对是评量指标。
四 、防御战略 稳住并扩大监视器、NB面板市占
电视面板兵家必争,且合纵连横变化快速,台面板厂除得稳住阵脚同时积极冲锋陷阵外,回头构筑防御攻势,稳住并扩大监视器、笔记型计算机(NB)面板的市场,更可让台厂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地位。
对台厂而言,除电视面板的攻防厮杀外,台一线面板厂在监视器与NB面板较日韩厂有利之处,在于台湾仍有华映、彩晶、群创等联盟军,如何善用,相互谋取最大利益,仍考验面板高阶经理人的能耐。
五、利基策略 寡占32吋以下电视市场
电视市场虽然快速膨胀,但以尺寸别区分,32吋及以下市场将仍有相当看头,除32吋面板外,其中替换CRT监视器的26、22吋等电视面板市场,若台厂能完全掌握,对后续营运则绝对有十足的加分效用。
六 、创新战略 新市场开拓与整合商品、服务提供
当然,除产品对外的攻城略地外,持续强化成本结构、优化新市场也是可以实行的策略,面板销售以外,同时提供产品参考设计等整合性服务,强化后勤实力,也不容丝毫松懈。
|